叶落有声!人们排长队献花,送她最后一程
时间:2024-12-01 19:16:24来源:中国新闻网

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荷花还会再开,但南开园里的迦陵学舍等不回主人了。

11月30日上午,叶嘉莹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举行。排队送别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,从步履蹒跚的老者到年轻的学子,五湖四海、不同代际的人带着各自的境遇络绎而来,追忆叶嘉莹的时候,却拥有相同的泪水。

人们依次将手中用紫色丝袋包好的莲子,轻轻放在叶先生身侧。紫色与莲子,都是她生前的所爱。

躺在紫色雏菊和白色百合中的她面容安详,一朵“莲花”在身上盛开。红玫瑰组成的心形正对着遗照上温柔纯粹的叶嘉莹。

叶落有声,诗心不死。大家用诗与泪,送别诗词的女儿。

资料图:11月25日,师生来到天津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灵堂鞠躬致敬,追思吊唁。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

迦陵学舍再无故人

许多人是自发前来送别的。

“是她带我享受了诗词之美。虽然她一直不知道有我这个学生,但我一直认她是我的老师。”在南京工作的王炳洪带了一本叶先生的书,一早坐火车到天津送别。

这些日子,许多中外高校、协会和学者、学生发来感人至深的唁电、唁函。

“请问,迦陵学舍怎么走?”这是最近在南开园中常常听到的问句。

校内外、海内外的人们在迦陵学舍前排着长队献花,几乎每束鲜花都伴有一首诗作。这里汇聚着无尽的哀悼和惜别,人们用诗的方式追忆叶先生。

资料图:11月25日,天津南开大学,师生自发前来将一束束鲜花摆放在迦陵学舍门前,送别叶嘉莹先生。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

“满汉双文”非遗项目传承人、南开大学校友佟振海曾得到叶嘉莹的许多帮助,他将挽联上的诗句用满汉双文誊写好,敬献灵前:“先生对我的嘱托我会一直记得。努力把非遗文化传承好,就是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。”

北京林业大学的阎景娟教授是南开大学中文系1981级学生,曾在四十年前当面聆听叶嘉莹课程。没能赶赴送别,她以一篇长长的悼文,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怀念:“诗意的生活就是人的存在本质。有人说她是诗词的女儿,而我要说,叶先生活出了诗词的本体论意义。”

南开大学许多学院都重播了《掬水月在手》。这部文学纪录片的拍摄者、台湾著名导演陈传兴在得知叶先生离世后,买了最早的航班从台湾赶来。

“通过3年的拍摄,我们不断地接近叶先生,像是看到一朵花的盛开。”

资料图:2016年12月15日,叶嘉莹在南开大学“叶氏驼庵奖学金”颁奖典礼。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

最后的课时

最后的时光里,叶嘉莹一直有一种对生命有限的紧迫感。

作为嫡传弟子,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20多年来一直伴在叶嘉莹身边,直至最后时刻。

“发现什么好学生了吗?”“有谁写出什么好诗词了吗?”这是叶先生在病床上问张静最多的问题。

张静说,病床上的她,哪怕勉力支撑,也要亲自审校在《新华每日电讯》上连载的诗歌讲稿,“字号到后来越放越大,可她看起来实在吃力,就让照顾她的护工念。护工断句不对的地方,她会等气力好些时,认真地给护工讲解。”

叶先生最后的课时,给了护工。护工说,她有幸上了许多堂宝贵的课。

“我的莲花总会凋落,我要把莲子留下来。”这是叶嘉莹生前常说的话。

“中国古典诗词的殿堂是她引我进入的。”和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一样,许多人都是随着叶嘉莹的脚步,走进了诗词的世界。

“叶先生留下了2000多盘授课录音带、200多盘录像带和300多盘光碟,以及大量文字稿。我们会不断修复、整理,将先生的精神遗产弘扬好。”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说。

大约十多年前,叶嘉莹在“初识南开”讲座中因为高血压而无法讲授。四个月后,在文学院组织的新年联欢会上,她为大家补上了这一课。始终笔挺的身姿和她身后那把未曾落座的椅子,给在场的每个南开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那天,同学们还表演了街舞、说唱等节目,九十岁高龄的叶先生还向工作人员要来荧光棒,和大家一起开心地挥舞。

近80年的教学生涯,她既给大学生讲课,也给幼儿园孩子教诗,带中国学生领略诗人的生命心魂,也将诗词之美传播到国外课堂,被哈佛大学、耶鲁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。

“我所做的不是为了个人的追求。”叶嘉莹说,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瑰宝,“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,上对不起古人,后对不起来者”。

她了解古典诗词的价值,终生致力于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,曾捐出一半退休金——约10万美元设立“驼庵奖学金”和“永言学术基金”奖掖后学。

后来,叶嘉莹将历年稿酬及出售北京、天津房产的收入计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,推动诗词教育,又于2019年再次向迦陵基金捐赠1711万元。

许多人惊讶她的慷慨。叶嘉莹淡然回应道:“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。我内心有理想、有持守。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,也很快乐。”

资料图:2018年6月24日,南开大学迦陵学舍开放日,叶嘉莹与社会各界人士赏荷谈诗。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

“白昼谈诗夜讲词,诸生与我共成痴”

百年人生,叶嘉莹见证了国家从离乱到兴盛的巨变,经历了去国怀乡、中年丧女的苦痛,曾经辗转海外,最终落叶归根。

那些飘零困顿的时光里,她始终保持向上、往前、寻美的达观。无论是日常还是接受采访,都很少主动向旁人聊起自己曾经经受过的坎坷。

“她富有真心与童心。”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说,叶先生曾唤一群人浩浩荡荡去南开大学校园中赏月,还集齐五位属鼠的师生拍了一张“五鼠照”。

“先生兴趣广泛,从文化到历史,从政治、经济到物理,“她绝不是‘小阁楼上的人’。”

往日岁月种种,都腌渍在“弱德之美”四字当中。

这是叶嘉莹自创的概念:“弱德不是弱者,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。弱德就是你承受,你坚持,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,你要完成你自己,这种品格才是弱德。”

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,叶嘉莹先生是中华诗学的代表,是以中华文化作为一生之本的人。她非常纯正,她的立人之本就是中华诗词文化。

对很多中国人来说,吟诗甚至要早于识字。叶先生说:“诗,让我们的心灵不死。”

“莲实有心应不死,人生易老梦偏痴,千春犹待发华滋。”

送别叶嘉莹,以诗歌,以吟诵。(完)

标签:

最新
  • 叶落有声!人们排长队献花,送她最后一程

   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荷花还会再开,但南开园里的迦陵学舍等不回主

  • “双十一”观察:银发族的消费潜力还有多大?

    这两天我在网上买了一个足浴盆,价格比平时便宜不少。我和老伴一人

  • 国网潢川县供电公司:电力“大礼包”“春风”护童行 热议

    “同学们,现在我们玩一个‘大家来找茬’的游戏,在你手中的拼图上找找

  • 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

    各地和有关部门多管齐下,帮助受灾地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,减少

  • 美国将27家中国实体移出出口管制“未经验证清单” 中国商务部答记者问

    央视网消息:近日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商务部将27家中国实体移出出口

  • 如何正确理解交通事故伤残的评定标准和依据

    一、如何正确理解交通事故伤残的评定标准和依据一级伤残标准脑、脊髓及

  • 科达自控拟与平安国际融资租赁(天津)有限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协议 总金额不超过4000万

    科达自控拟与平安国际融资租赁(天津)有限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协议总金额

  • 8月21日双酚A产业链情报

    1 8月21日双酚A产业链指数为101 36  8月21日双酚A产业链指数为101 36

  • 中纪委机关报:对隐形变异“四风”露头就打

    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密切与职能部门协作配合,强监督强监管同向发力,靶

  • “谢谢叔叔帮我找到了家人”铜川公交师傅帮助6岁走失男童平安回家

    “真的太感谢你们了,孩子要是丢了,那我们家就完了。” 8月18日,铜

  • 中关村地区首届校地消夏音乐会暨北大附中文化惠民活动举办

    科技日报记者 华凌近日,北京北大附中文化惠民消夏音乐会在北大附中下

  • 小小勇者攻略大全新手前期图文攻略[多图]

    小小勇者攻略大全:新手前期图文攻略[多图],小小勇者怎么玩?新手前期

  • 开海啦!广西7000余艘渔船出港 南宁团购群已开始预售 “便靓正”海鲜

    开海啦广西7000余艘渔船出港广西北海众多渔船起锚出港,进行捕捞作业新

  • 打造全国首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智慧管控平台,上海浦东这样做

    8月18日,2023年浦东水务科技论坛在张江科学会堂召开。澎湃新闻记者从

  • 83股公布2023年半年报 43股净利润同比增长

    证券时报网讯,数据宝统计,8月16日共有83家上市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报

  • 9 月 9 日上海见!管理实战大课 · 上海站火热报名中

    一转眼,2023已经开启下半年。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都在努力寻求增长的

  • 旅游
    • OPPO Watch4 Pro手表曝光 或将于本月发布

    • 男人是寂寞的女人是孤独的(是男人在一个房间寂寞!还是女人更寂寞)

    • 公告速递:兴全恒鑫债券基金暂停接受大额申购、转换转入申请

    • 银行行业周报:银行理财规模回升